关于沙洋县2024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4年7月30日在沙洋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郑 军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24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 上半年全县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637万元,占年初预算(以下简称预算)的62%,同比增长15.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7713万元,占预算的58.6%,同比增长7.4%。
上半年,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523万元,占预算的64.4%,同比增长20.3%,其中:税收收入29885万元,占预算的58.1%,同比增长13.7%;非税收入20638万元,占预算的76.2%,同比增长31.3%。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7930万元,占预算的59.9%,同比增长7.9%。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25217万元,占预算的37.7%,同比下降3.7%。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27736万元,占预算的60.8%,同比下降35.4%,主要是2024年上半年省转贷的专项债券资金支出同比减少1.5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为400万元,占预算的18.6%,进度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平台公司上缴收益,一般于下半年入库;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7万元,占预算的2.5%。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8998万元,占预算的42.5%,同比下降40.1%,主要原因:一是职工医疗和居民医疗保险收入从2024年3月起,征缴收入不再分配县市区,由市里面统一做账务处理。二是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基数提高,2023年社保缴费基数调整,对以前年度保费进行了补收。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54338万元,占预算的43%,同比增长1%。
(五)省专项转移支付执行情况
上半年,收到省专项转移支付27848万元,同比增长134.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专项转移支付21821万元,同比增加12507万元,增长134.3%,主要是收到中央2023年增发国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工程资金8000万元、2024年补充耕地指标省级补偿资金7209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专项转移支付5900万元,同比增加3370万元,增长133.2%,主要是收到2024年中央水库移民扶持基金5379万元。
(六)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上半年,省财政厅转贷我县政府债券资金54947万元,其中:新增债券资金33325万元,主要用于沙洋县集中供热项目、沙洋县乡镇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沙洋县教育城项目周边道路建设工程、S311后港至十里铺段改扩建工程、沙洋县120急救中心建设项目等;再融资债券21622万元,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金。债务增减变动后,我县政府债务余额为590626万元,在省下达我县政府债务限额710596万元内,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二、上半年预算执行主要特点
(一)加强收入统筹,全力保障财政运行
一是全力以赴抓收入。开展税收增收和减收因素分析,强化重点税源包联服务,加大欠税清收力度,积极协调非税收入调度入库,做到应收尽收。二是抢抓机遇争资金。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加大向上对接力度,全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上半年,共争取转移支付资金276942万元、政府债券资金54947万元,有效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保障了重点项目支出需求。三是统筹盘活提效益。严格执行结余结转资金定期清理制度,上半年共收回存量资金11933万元,优先用于“三保”及重点领域支出。
(二)加强助企纾困,全力促进经济回升
一是及时兑现惠企政策。认真落实“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惠企政策兑现要求,各项惠企资金应兑快兑。上半年,共兑现各类惠企政策资金15938万元,同比增长71.2%,惠及企业238家(次)。二是积极落实普惠金融政策。新增创业担保贷款513笔,发放贷款 1.38亿元,拨付创业担保贷款贴息276万元。申报中小微企业首次贷款62笔,发放贷款6906万元,奖励金融企业贴息3.45万元。三是加强融资担保金融服务。推动“4321”政银担合作模式,上半年新增担保业务4361笔1.3亿元。提升中小微企业应急转贷纾困服务,为16家企业提供1.8亿元融资过桥服务。四是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线上线下相结合推进“政采贷”,发放“政采贷”15笔9127万元,同比增长62%。
(三)加强民生保障,全力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加大稳岗就业力度。拨付就业补助资金1216万元,加强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帮扶。二是积极落实各项社保政策。本级安排8970万元,用于弥补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缺口;拨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残疾人两补等社会救助资金3802万元,落实社会救助提标政策;统筹资金1095万元,资助61573名困难人员参加2024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及长期护理保险;拨付医疗救助基金914万元,对困难患病群众实施分类救助。三是加强卫生体系建设。拨付公共卫生、基本药物制度及公立医院改革等补助资金3359万元,积极支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四是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发放各类优抚、退役安置等资金1472万元,足额落实优抚对象、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士兵等保障政策。五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拨付资金2560万元,用于退休教师统筹待遇发放;拨付资金1738万元,保障在职教师工资待遇;拨付专项资金8702万元,落实各项教育资助政策,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六是持续改善居住条件。安排资金5663万元,稳步推进14个老旧小区改造;拨付资金1300万元,严格落实购房补贴政策。
(四)坚持聚焦三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保障衔接资金投入。全面落实衔接资金县级报账制;通过年初预算安排、统筹非税收入、政府债券等方式,确保衔接资金本级投入“只增不减”。二是落实惠农惠民补贴。发放耕地地力补贴1.25亿元,惠及11.12万农户;发放直补资金619万元,惠及10262名原迁移民;发放农机购置及应用补助1482万元,惠及1611户购机者。三是支持农村产业发展。争取农业转移支付资金8.29亿元,用于支持油菜轮作、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建设等产业及配套项目发展。四是支持农业发展。拨付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3394万元、冬种油菜资金425万、超级产粮大县创建资金3030万元等,支持我县粮油生产增产增收。五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示范片建设,成功申报2024年2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通过我县2022年、2023年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的考核验收。六是政府采购支持乡村振兴。预留“832平台”采购份额508.03万元,预留比例达21.83%,实现交易额477.9万元,完成率 94.06%。
(五)坚持深化改革,全力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深化“三资”盘点。组织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对三资进行清理盘点,编制“一账一表”,全面摸清家底,充分挖掘有效资产,推动政府“三资”由分散变集中、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二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组织全县预算单位开展部门整体绩效自评,评价项目332个,涉及资金15.1亿元。选取2023年中央衔接资金等9个重大项目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涉及资金2.3亿元。三是深入推进政府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改革。对政府投资及社会投资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形成有效资产。四是完善“保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开设“保工资”专户,每月统计全县预算单位工资发放需求,调入专门资金保障工资发放,兜牢“保工资”底线。
(六)坚持债务化解,全力加强风险防范
一是规范政府债券发行。严格执行债务限额管理,在省定可举债空间内,合理确定债券资金需求,新增转贷政府债券资金33325万元。二是加强债券资金监管。认真审核债券资金拨付资料,及时完善项目台账,确保资金按合同约定付款、专款专用,债券资金支出23828万元,支出进度71%。三是加大债务化解力度。将债券偿债资金纳入年初预算,提前筹措还本付息资金,积极申报再融资债券缓解偿债压力。上半年,偿还政府债券本息44008万元。四是做好隐性债化解。向债务单位下达2024年隐性债务化解工作任务,严禁新增隐性债务,化解隐性债务2044万元。五是积极推进融资平台债务化解。对现行融资平台债务全面梳理和统计,分类制定化解措施。规范融资行为,要求举债金额与企业偿债能力相匹配,非必要不举债。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下半年工作措施
总体来看,上半年全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有力保障了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单位没有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年中追加事项多;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平衡压力大;政府债务还本付息、隐性债务化解压力加大;部分单位资金使用绩效有待提高,绩效理念不深。下半年,我们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审议意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全力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强化收支管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全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以“组织收入”为着力点,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加强财政收入管理。强化税收协调督办,加强非税收入调度入库,深入挖掘税源增长点,确保完成全年收入目标。二是加大向上争取力度。深入研究国家、省相关财税政策,持续紧盯上级政策资金投向领域,紧紧围绕中央特别国债、中省预算内资金、上级转移支付、专项债券等资金,充分发挥农业大县申报优势,加大力度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三是加强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管理。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积极推进国资产权登记,加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合理确定收益上缴规模。四是积极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三资”盘点,完善“一账一表”编制,盘活闲置资产、资源,构建财政、金融、投资统筹联动机制,提高国有“三资”利用效率,形成有效债务、有效资产和有效投资,增强综合财力保障。五是加强存量资金管理。加大存量资金统筹使用力度,严防存量资金收回后继续变存量,推进建立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挂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以“过紧日子”为发力点,促进资金提质增效
一是严格预算编制。牢固树立习惯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持续压减非刚性、非必要项目支出,从严从紧编制预算。二是规范预算执行。坚持预算法定,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严禁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严控执行中出台新的增支政策。三是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严控以党政机关名义主办 的论坛、节庆、展会等活动,加强会议费和办公经费管理。四是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对“三公”经费实施更加严格的限额管理,加大资金监管力度,严禁公款旅游,严控公车支出,严把接待标准。五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严禁新建楼堂馆所,除危房外一律不得实施大中型维修改造项目。六是强化债务风险防范。足额安排政府偿债预算,确保到期政府债务按时偿还;加强隐性债务监管,严禁变相新增隐性债,严格落实隐性债务化债计划,有效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三)以“重点保障”为落脚点,推动民生福祉稳步提升
一是坚持“三保”支出优先地位。在优先足额保障“三保”支出的情况下,将项目根据轻重缓急程度列入不同层级进行保障。二是积极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加强资金统筹和调度,落实养老金提标、医疗保险补助等政策,积极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全面落实补贴资金,保障困难群体生活。三是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用好就业补助、创业担保贷款、稳岗补贴等政策,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四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完善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支持教育城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五是支持卫健事业建设。加大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支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落实公共卫生、基本药物制度及公立医院改革等补助,加大乡镇卫生院经费保障力度,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六是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大本级衔接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和美乡村项目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四)以“依法理财”为根本点,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积极支持一体化系统中政府采购、非税票据等模块上线运行,促进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全方位、全过程监控,不断提升预算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二是全面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融入预算管理全流程,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健全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是严格暂付款管理。严格执行省市出台暂付款管理相关文件、政策,严格控制新增,加强出借资金收回,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四是预决算信息公开。扎实推进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全覆盖,不断细化公开内容,提升预决算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今年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以“拼、抢、实”的工作作风,围绕2024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加压奋进,做到责任上肩、责任到人、责任闭环,为沙洋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