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季度全县食品安全分析报告(2024第1期)

发布日期:2024-05-23 13:12信息来源:沙洋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一、基本情况

(一)食品相关市场主体情况

截至3月底,全县共有各类食品相关市场主体4852家,其中种养殖环节908家,生产经营环节3944家。种养殖环节主体中农产品种植266家,水产养殖73家,畜禽养殖569家;生产经营环节主体中食品生产企业103家、食品加工小作坊225家,食品销售者1903家,餐饮服务提供者1713家。

(二)食品抽检监测情况

县市场监管局共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99批次,覆盖了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饮料、方便食品、饼干、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蛋制品、水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等15个食品大类,其中合格191批次,不合格8批次,总体合格率为95.98%。

县农业农村局共完成农产品定量抽检80批次,定性检测356批次,农产品农残检测合格率100%。

县畜牧发展中心共抽检畜禽样品13个,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1871批次,全部合格。

县水产发展中心对19家水产养殖主体、雨霖山水库、陶然钓场、三峡垂钓园等6处垂钓场所、1家乡镇农贸市场开展抽检,共抽检58个样品,检测指标为氯霉素、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喹诺酮类、地西泮等药物残留,定性检测全部合格。

(三)投诉举报情况

沙洋县12315平台共接收食品类投诉举报144件,环比下降6.49%。其中食品类投诉85件,受理76件,办结101件,调解成功21件,调解成功率29.58%,环比下降7.6个百分点;食品类举报59件,核查59件,办结59件,经查属实立案4件。

(四)监管执法情况

县市场监管局累计检查市场主体871家次,发现问题431个,涉及340家次,已整改427个,整改率99.07%。通过日常监管、监督抽检和投诉举报等途径,共立案查处食品违法案件29件,办结16件,其中食品生产环节3件、流通环节25件、餐饮环节1件。

县农业农村局出动监管执法人员536人次,巡查农产品生产主体438家次,下达限期整改意见书2份。立案查处种子标签违法案件2件,正在办理中。

县畜牧发展中心组织开展70天攻坚行动,出动人员1100多人次,发放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资料2000余份,巡查覆盖所有养殖场户,未发现违法行为。

县水产发展中心分4个专班到全县14个镇(区)开展水产养殖合法用药专项检查,累计检查84家水产养殖主体,未发现非法用药行为。

二、主要风险隐患分析

针对监督抽检、投诉举报和监管执法中发现的问题,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及时进行了核查处置,立即封存库存问题食品,暂停生产、销售和使用问题食品,并及时召回问题食品等,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对相关企业进行挂牌督办整改,对严重问题依法进行了查处,及时消除了风险隐患。一季度我县食品安全主要风险隐患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药残留,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多发。从抽检不合格8批次的问题来看,除3批次肉制品(风干鸡)为过氧化值(以脂肪计)超标外,其他5批次均为农药残留超标、超范围、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占比高达62.5%。其中,食用农产品(香蕉、长豆角)农药残留(噻虫胺,噻虫嗪)问题3批次,餐饮食品(油条)中超限量添加含铝添加剂1批次,调味品(八角)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硫)1批次。

(二)风干制品食品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从抽检不合格问题来看,风干鸡的不合格批次达3批次,占比37.5%;从投诉举报来看,涉及食品生产环节违法行为8件,涉及风干制品食品生产企业8件,占比100%;从立案查处情况来看,涉及食品生产企业3件,均为风干制品食品生产企业。近年来,我县风干制品食品产业扩张很快,体量增多但质量不高,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法治意识淡薄,管理不规范,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成为制约我县风干制品产业发展的最大因素。

(三)食品安全相关投诉举报较多,易引发舆情。在所有144件涉及食品的投诉举报中,除去不正当竞争、广告、价格、计量等,食品安全问题投诉举报66件,占比45.8%,成为主要表现形式;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举报19件,其中标签和说明书问题14件、销售贮存法律法规禁止销售的食品4件,广告宣传1件,不乏职业打假人员所为,处理不当易引发网络舆情和行政诉讼。

(四)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一季度正值春季开学,县食药安办组织开展了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排查治理行动,共随机督查学校47所。从检查情况来看,学校食堂或多或少存在索证索票不全、未配备防鼠防蝇设施或使用不规范、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不强等问题。截至4月底,县市场监管局已完成对70所学校食堂的检查全覆盖,共排查风险隐患23个,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2份,已全部整改完成,整改率100%。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重点单位监管。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加强较大规模的种养殖主体、“食品三小”、肉制品生产企业、学校食堂、网络餐饮等重点行业的监督检查,不断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二)加强重点品种抽检。根据一季度抽检结果,持续加大抽检力度,提升品种、地域、场所的覆盖面。农业农村、畜牧、水产部门增加种养殖环节蔬菜、水果、鱼虾、畜禽重点品种的抽检批次,市场监管部门加大食用农产品、调味品、肉制品、校园所涉食品重点品种的力度,卫健部门加大餐饮食品含铝添加剂、干货调味品二氧化硫的风险监测力度,最大限度排查出不合格食品。

(三)加大宣传警示力度。完善食品安全舆情监测、报送、研判、处置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及时妥善处置食品安全舆情。举办食品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和警示教育,提升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升生产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确保其生产经营活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要求。

沙洋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5月11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