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提升绿化品质,扮靓城市“颜值”

发布日期:2024-05-23 13:08信息来源:沙洋县城市管理执法局

近年来,我县围绕“高品位、创特色、出精品、惠民生、促发展”的思路,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全力打造“园林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截至目前,沙洋县城建成区绿地总面积达723.6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3.09%和40.5%,公园绿地面积141.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29平方米。

一是突出“一江一湖一河”,打造岸线风光。“江卧城边、湖居城中、河穿城过”是沙洋县城的真实写照。我们发挥水优势,做活水文章,围绕县城“一江一湖一河”打造了“一带一区一廊”。一带,即打造汉江景观带。结合汉江两岸生态治理,从自来水取水点到丈八沟段共计拆迁553栋房屋,搬迁沙洋码头,关闭沙洋造船厂,沿汉江打造了1.5公里长共计12.5公顷江滩公园,将码头文化和沙洋人文历史融入景观建设中,成了沙洋城区市民休闲娱乐“打卡地”。一区,即打造平湖核心景观区,规划建设平湖南湖公园和平湖北湖公园。其中,平湖南湖公园已建成环湖绿道4600米,配套绿化8万平方米,打造了绿中亮点、城中景点;平湖北湖公园占地17.9万平方米,突出“凤凰祥舞”主题,投资1.2亿元倾力打造了主题雕塑、休闲茶室等文化娱乐板块,廊架方亭、亲水平台等安静休憩板块,水上活动区、老人活动区、儿童活动区等运动休闲板块和停车场、公厕、管理用房等服务管理板块,目前已成为县城“绿心”。一廊,即打造西荆河“一河两岸”景观走廊,投资3亿元完成河道整治,新增和改造绿地14.8万平方米,将过去的“龙须沟”打造成集防洪、绿化、休闲、旅游、购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线路和休闲景观走廊。

二是突出“一街一院”,打造园林庭院。结合美丽街区创建活动,全方位推动荷花大道绿化美化和亮化,完成全路段沥青路改造和绿化工程,临街房屋立面改造1600米、强电入地500米,荷花大道已成为园林景观示范路。大力开展“园林庭院”创建活动,推进庭院绿化工程和拆墙透绿工程,庭院绿地达到了330公顷以上,县财政局、沙洋中学等4家单位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单位”,县法院、县检察院、御水金都等93家单位成功创建“园林式居住区(单位)”。截至目前,全县主干道90%以上的临街单位实施了拆墙透绿、破硬增绿、拆违还绿,实现庭院绿化与街头绿化融合成景。

三是突出“一路一景”,打造生态动脉。围绕构建多元化的绿地系统,积极推进道路生态“动脉”建设,形成了“一路一品、一路一景”。坚持“绿随路走”,先后新建汉津大道、五洋路、平湖大道等10多条道路绿化景观,新增道路绿化面积24万平方米,建成长林路“桂花大道”、汉津大道“休闲娱乐走廊”、平湖大道“累累硕果”等道路景观工程,形成了“人在绿中游、车在绿中行”的生态景象。截至目前,城区道路绿化总面积达到52.85万平方米,道路绿化普及率100%,达标率87.12%,其中林荫路推广率达77.67%。

四是突出“一线串珠”,打造“口袋公园”。坚持“绿不断线,景不断链”,充分利用城区夹角空地和荒地,先后高标准新建和改造了荷花园、林青园、太和园、风荷园、楚简园等11个“口袋”公园,形成了一路一园、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一线串珠”新格局,实现了广大市民“开窗见绿、出门进园”的美好愿景。截至目前,城区公园、游园绿地达31处,面积141.5万平方米,城区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8%。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宜居宜游的要求,以绿道形式连通城区公园游园,连点成线构成“可居可游”的绿色生态空间。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园游园配套基础设施,大力推进绿地共享、国球进公园等活动,提升公园游憩休闲、健身运动、公共服务功能,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市民幸福感、获得感。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