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县农房华丽“蝶变” 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发布日期:2024-03-06 17:14信息来源:沙洋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农房建设暨风貌管控是推进宅基地改革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必然要求,更是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有力抓手。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农房建设暨风貌管控,以宅基地改革为契机,制定了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建设审批管理新模式,农房建设管控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图集推广全方位,让建房可依

聘请沙洋县建筑勘测设计院制作了农房汇集通用图集二十套,并制作了集建筑工匠名单、农房建筑知识、质量安全管理等为一体的二维码,村民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免费下载选用。同时通过各村电子屏滚动播放提示信息、宣传栏张贴海报、向农户发放建房安全告知书和宣传手册等方式,广泛开展农村自建房安全常识宣传工作。共推广10类农村房屋通用图集,下发了130000余份宣传册与安全告知书,广泛开展农村自建房安全常识宣传工作。

(二)工匠培训全覆盖,让工匠可施

我县全面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建筑工匠的施工技术、安全意识,构建完善了我县农村建筑工匠“一村一匠”体系。全县共有农村建筑工匠426名我县组织了14个镇(区)150名建筑工匠进行了培训、考试,所有工匠考试均已合格,并发放了村镇建筑工匠培训证书同时,结合农村危房改造信息平台,完善乡村建筑工匠管理,构建信用管理长效机制。

(三)建房管控全过程,让质量有来管

我县以《沙洋县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建设审批管理办法》为抓手,建立起“设计-审批-施工-验收-使用”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制度,完善了“三次到场”工作模式,形成了农村建房管理闭环。一是规范审批流程。村民提出建房申请,在村级组织审核、公示后,镇人民政府组织经管、规划、住建等相关部门“第一次到场”现场审核,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联审联批工作,对审批通过的村民,发放《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及《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二是加强日常巡查。镇人民政府组织经管、规划、住建等相关部门“第二次到场”现场放线、跟踪监管留痕,对建设房屋一周一督办、一周一巡查,主要巡查房屋是否在规划范围内建设,基础、主体质量是否合格,工匠是否亮证承建。同时以自建房专项整治为契机,对农村现有的房屋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三是实地核查验收。镇人民政府组织经管、规划、住建等相关部门“第三次到场”,严格按批准的面积、风貌、用途现场验收,对验收合格的房屋,出具《农村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验收意见表》,如实核发不动产登记证。今年,全县乡镇新建房屋235栋,使用图集房屋219栋,图集使用率达到93%,农村危房改造172户,严格整治违规建房问题10处。

(四)示范引领全角度,让风貌有

我县坚持“统一规划、统一风格、统一代建”原则,鼓励农户不建房、少建房,到县城去买房。同时,以村组为单位,广泛征求农户意愿,组织有意愿改造、建房的农户,集中讨论建房风貌、建房价格,待农户签字同意后,统一规划、统一风貌、由有资质的平台公司统一代建,相关部门、村民代表全过程进行监管,在充分尊重古建筑、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印记基础上,以中轴对称、宽屋檐、讲究“天人合一”为主的荆楚派建筑改造风格利用农房塑“型”,留住“乡土、乡情、乡愁”。目前,共建设了沈集镇帅店村、十里铺镇金玉村、纪山镇付场村3个集中连片示范区,共改造了农房243栋(帅店村120栋,金玉村49栋,付场村74栋),完善了社区服务中心、医务室、道路及绿化等配套服务设施。示范点的建设,不仅改善了我县农村人居环境,还减轻了我县财政负担。待示范点建成后,我县将按照“以点带面、串点连线”的工作思路,加大农房建设管控力度,实现一线一主题、一片一特色、一村一韵味、一点一风景,切实构建农旅融合、各美其美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