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部分 关于2023年县级财政决算的报告
第二部分 文字说明
一、沙洋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决算执行情况说明
二、沙洋2023年转移支付执行情况说明
三、沙洋2023年政府债务总体情况说明
第三部分 相关附件
第一部分 关于2023年县级财政决算的报告
关于2023年县级财政决算的报告
——2024年月日在沙洋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郑军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人大常委会提出2023年县级决算报告和县级决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23年县级财政决算情况
2023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挑战,全县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县六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审查批准的预算及相关决议,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锚定“百强储备”目标,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县级决算情况总体较好。根据《预算法》有关规定,重点报告以下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17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4.2%;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1542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8.7%。
1.收入情况
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70219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8.7%。具体包括:
一是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606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8.7%,其中:税收收入4684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6.5%;非税收入29759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12.3%。
二是转移性收入625584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8.7%,其中:上级补助收入393227万元、下级上解支出1785万元、上年结余121585万元、调入资金42210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调入41175万元,专户调入1035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6382万元、债务转贷收入50395万元(新增债券收入27169万元再融资债券收入23226万元)。
2.支出情况
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560695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8.7%。具体包括:
一是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644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7.8%。主要是社会保障和就业、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大幅增加。
二是转移性支出7366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32.7%,主要是上级转移支付增加,相应增加对镇(区)的专项补助支出,其中:上解上级支出15769万元,占调整预算103.2%,主要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收,相应增加上解省级收入484万元。补助下级支出4511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12.2%,主要是增加镇(区)的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产粮大县奖励、种粮农民补贴及稻谷目标价格补贴等转移支付补助收入。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2789万元。
三是债务还本支出3058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3%,主要是偿还到期政府一般债券本金和金融外债。
3.平衡情况
收支相抵,当年结余141495万元,主要是实行收付实现制后,当年未形成实际支出的资金需结转到下年支出,包括部门结余74296万元、未分配转移支付及项目资金67199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1.收入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177036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1.1%,其中:县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0143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2%;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58661万元(新增债券收入35100万元、再融资债券收入23561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上级专项补助收入5032万元;上年结余10960万元;调入资金946万元。
2.支出情况
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163388万元,其中:县级政府性基金支出85862万元、政府债券还本支出36351万元、调出资金41175万元。
3.平衡情况
收支相抵,当年结余13648万元,均结转下年支出。
(三)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情况
1.收入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总计3252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3%,其中:县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5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615万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37万元。
2.支出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支出总计1676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3%。
3.平衡情况
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576万元,均结转下年支出。
(四)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1.收入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总计158309万元,占预算的124.2%,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清算,增加财政补贴收入19209万元,且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实行省级统筹,填报口径发生变化,同时增加收支。其中:保险费收入71258万元、财政补贴收入79561万元、利息收入1741万元、转移性收入29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493万元、其他收入3960万元。
2.支出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总计123154万元,占预算的96.6%,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117879万元、转移性支出1308万元、其他支出128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682万元。
3.平衡情况
收支相抵,当年结余35155万元,加上上年结余119256万元,滚存结余154411万元。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1.政府债务情况
(1)政府债务收支情况
政府债务收入总计147534万元,其中:新增债券转贷收入62269万元,再融资债券转贷收入46787万元,本级安排债务还本收入20151万元,本级安排债务付息收入18213万元,本级安排债券发行费114万元。
政府债务支出总计147534万元。其中:新增债券转贷支出62269万元,政府债务还本支出66938万元,政府债务付息支出18213万元,政府债券发行费支出114万元。
(2)政府债务余额增减变动情况
2023年,全县政府债务年初余额522957万元(一般债务余额278763万元、专项债务余额244194万元),在省政府核定限额556512万元以内(一般债务限额304709万元、专项债务限额251803万元)。
2023年,省财政厅转贷我县政府债券109056万元,其中:新增债券62269万元,主要用于荆荆铁路、疏港铁路、人民医院传染病大楼等公益性项目建设;再融资债券46787万元,全部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金。
2023年,县级预算安排资金偿还本金6700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0654万元(包含金融外债汇率波动差异67万元),专项债务36351万元。
债务增减变动后,我县政府债务余额为565008万元,其中:一般债务298504万元、专项债务266504万元。全县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省政府核定的限额628802万元以内(一般债务限额3233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305502万元)。
2.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2023年,省下达我县专项转移支付3258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555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5032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支出3154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242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4307万元。当年结余1038万元。
3.预备费使用情况
2023年,安排预备费5000万元,实际支出5000万元,主要用于应急及消防体制建设、防汛抢险、抗旱等支出。
4.“三公”经费决算情况
2023年,县级“三公”经费支出1113万元,占全年预算90%,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824万元、公务接待费240万元,因公出国(境)费用49万。
二、2023年落实人大决议和主要财政工作情况
2023年,全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决策部署,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全力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为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政支撑。
(一)争资金,培财源,财政收入稳步提升
一是管控税源挖潜力。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的监控力度,寻找税收突破口,大力推行税收共治,堵塞征管漏洞,做到应收尽收。2023年,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178万元,占目标任务87500万元的104.2%,同比增长21.3%。二是抢抓机遇争资金。积极向上精准对接,最大力度争取上级支持,全年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393227万元、政府债券资金109056万元,有效保障重点项目支出需求和财政平稳运行。三是盘活存量提效益。清理收回结余结转资金10415万元,统筹用于“三保”及重点领域支出;从政府性基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42210万元,确保财力合理调配。四是积极招商添财力。2023年引进总投资1.5亿元的年产一万吨棉纺配套生产项目,完成全年招商任务。成功签约3家总部企业,全县总部经济企业全年实现税收8337万元。
(二)稳企业,促发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是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新增减税降费7644万元,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应退尽退增值税留抵退税24512万元,惠及企业111家(次);为708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703万元。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组织100多家企业开展会计及惠企政策培训,引导企业了解政策、用好政策。积极推进“免申即享”工作模式,实现惠企政策精准匹配、直达快享,全年兑现各类惠企政策资金32802万元,惠及企业305家(次)。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25笔19374万元,拨付创业担保贷款贴息739万元;拨付“再担园区贷”保证金和风险补偿金500万元,推出“再担园区贷”“白名单”推介机制,分5批推荐13家白名单企业融资3650万元,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兜底线,优结构,社会民生显著改善
一是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加强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帮扶,突出做好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共拨付就业补助资金3644万元,发放各类优抚、退役安置资金3388万元。二是落实社会保障政策。落实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县级财政补助资金10850万元,拨付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保基金188751万元,落实社保基金分级统筹政策。落实社会救助提标政策,拨付和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两补”等社会救助资金8742万元。三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严格落实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和一个“不低于”要求,切实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拨付资金926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2718人(次);拨付资金7902万元,保障教育城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四是加强卫生体系建设。统筹资金6695万元,保障“乙类甲管”新冠患者救治费用、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等,拨付公共卫生、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等补助资金6019万元,追加保障乡镇卫生院正常运行补助资金1200万元,安排1000万元支持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五是有力改善居住条件。统筹资金2901万元,支持26个老旧小区改造和乡镇公租房建设及维修等;发放购房补贴1409万元,惠及675户家庭;发放农村危房改造资金441万元,确保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
(四)办实事,固成果,乡村振兴扎实推进
一是保障财政支农投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总要求,通过统筹非税收入、政府债券等方式,安排资金5076万元,确保衔接资金投入力度“只增不减”。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农林水支出114035万元,完成支出规模不低于上年度的考核任务。2023年,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获省财政厅通报表扬。二是落实惠农惠民补贴。通过“一卡通”平台发放各类补贴84项41347.93万元。其中,发放耕补和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3949.61万元,惠及10.92万农户。针对补贴对象随意变更、账户注销导致发放失败、“一人多卡”等问题,向6家相关银行印发工作函,向发放对象发送手机短信16.77万条,确保政策落实。在全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考评中,荣获优秀等次。三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迎接省财政厅对2021年2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的考核验收,李市镇刘淌村被确立为省级典型示范村,获省级奖补资金50万元。成功申报了拾回桥镇大新村、十里铺镇黎明村、马良镇童沙村等3个2023年度和美乡村建设试点村项目,争取省级奖补资金900万元。四是推进特色农业保险。做实做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提供保费补贴8368万元,为我县水稻、油菜、玉米、小麦、能繁母猪、小龙虾等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了209325万元的风险保障。2023年,我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绩效评价工作被省财政厅评为优秀等次。
(五)重管理,严把关,监督体制不断完善
一是资产管理进一步夯实。对全县88批次的房屋、车辆和通用设备等资产提出了处置意见,涉及资产10358.45万元。二是投资评审质效进一步提升。完成财政投资项目评审277个,送审金额172079万元,审减金额22151万元,综合审减率11.94%。三是财务制度进一步规范。先后印发了《国内差旅有关事项的通知》《沙洋县党政机关公务开支政策问答》《沙洋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开支报销审批模板》,进一步完善规范了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四是监督检查进一步强化。先后开展了内审、政策性“三农”保险、涉农资金全覆盖等监督检查,促进资金使用规范。同时,接受上级监督检查,开展了财经纪律等相关工作的自查整改,维护良好财经秩序。五是内控建设进一步健全。加强财政系统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管理,在2023年3月的全省财政系统会计准则制度培训会上,我局作为全省唯一的县(市、区)财政部门作了先进经验交流。六是政府债务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领导小组。摸清全县五类债务底数,根据债务性质、举债用途等要素,厘清债务类别,明确偿债责任和偿债资金来源,制订了化债工作方案。
(六)求创新,谋突破,财政改革有力深化
一是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积极推进一体化系统建设,实现资产管理模块顺利上线。实施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动态监测各部门支出执行情况和支出进度,及时发现纠正“以拨代支”、分配不及时等问题,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抓好直达资金执行、监控和分析,充分发挥直达资金直接惠企利民作用。二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在全省率先开展乡镇(后港镇)政府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试点,通过座谈、实地调查、计算评价结果等流程,形成绩效评价报告,切实推动绩效管理提质增效。三是推进财政电子票据全面上线。组织全县250多家单位参与电子化票据上线培训,实现了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全口径、全领域、全覆盖”目标。四是开展涉农资金全口径管理等试点。省财政厅将我县设定为全省试点县,参与省市组织的支农政策课题研讨,高质量完成了试点任务,形成了有效推广经验,获省财政厅肯定。我县被确定为全省乡村振兴投入大数据管理平台试点县,全省仅4个县(区)参与试点。五是创建政府采购专员制度。建立“专业人做专业事”的改革模式,全县择优选拔264名专员,成功创建并有效实施了政府采购专员制度。在全国第18届政府采购监管峰会上,荣获全国“政府采购先进监管单位”和“政府采购创新制度”两个奖项。
总体看,2023年县级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当前财政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增收形势严峻,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远低于全省、全市平均,质量改善任重道远;持续性财力转移支付增量不多,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预算约束力和绩效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偿债压力逐年递增。结合县人大相关意见、建议,审计部门揭示的有关问题,我们高度重视,采取了积极有力的应对措施。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2024年财政经济形势依旧严峻,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审查意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加快打造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储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部分 文字说明
沙洋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决算执行情况说明
2023年,县级“三公”经费支出1113万元,占全年预算90%,比预算数减少123万元,主要原因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压减三公经费支出。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49万、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824万元,比预算数减少77万元、公务接待费240,比预算数减少46万元。
沙洋县2023年转移支付执行情况
2023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补助收入393227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609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359574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7555万元。
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补助收入5032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转移支付补助收入为137万元。
2023年,我县转移支付收入均纳入县本级安排支出,我县没有对下转移支付支出。
沙洋2022年政府债务总体情况说明
2023年,省下达我县政府债务限额为628802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23300万元、专项债务305502万元。截至12月底,我县政府债务余额为565008万元,其中:一般债务298504万元、专项债务266504万元,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2023年,省财政厅转贷我县政府债券资金109056万元,其中:①新增一般债券27169万元,主要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10669万元、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2260万元、交通基础设施7550万元、生态环境整治2090万元、文化馆和博物馆3100万元、体育中心建设1500万元。②新增专项债券35100万元,主要用于新建荆门至荆州铁路项目8000万元、新建汉江沙洋港疏港铁路项目7000万元、沙洋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大楼建设项目7000万元、沙洋县集中供热项目10000万元、沙洋县新港区土地整治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20万元、沙洋新港区及荆河路片区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680万元、城市防洪排涝及西荆河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1600万元。③再融资债券46787万元,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金。
2023年,我县偿还政府债务本息85218万元,其中:到期债券本金66839万元、到期金融外债本金166万元(含汇率变动差额67万元)、到期金融外债利息13万元、到期债券利息18200万元(一般债券利息9359万元、专项债券利息8841万元)。
第三部分 相关附件
沙洋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就业补助资金预算绩效评价报告(缩略版).doc
沙洋县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缩略版-修改.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