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部分 报告
第二部分 情况说明
一、2024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
二、2024年转移支付预算情况说明
三、政府债务情况说明
第三部分 附表
关于沙洋县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3年12月26日在沙洋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沙洋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提请县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有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全县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8750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 %,同比增长16.4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470703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14.8%。
(二)县级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2023年,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7050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7.1%,其中:税收收入44300万元、非税收入26200万元。加上转移性收入575526万元,收入总计646026万元。
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422852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8%,同比增长19.8%。加上转移性支出55496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0488万元,支出合计508836万元,占调整预算99.9%,同比增长14.6%。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137190万元(主要是已下达到部门未使用完的转移支付资金)。
2.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01225万元,占调整预算100%,加上省补助收入 4307万元、债务转贷收入58661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0960万元,收入总计175153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计完成88461万元,占调整预算95.6%,同比下降26.6%(主要是政府专项债券安排支出减少),加上债务还本支出36351万元、调出资金41175万元,支出合计16598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7.6%。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9166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500万元,占预算的142.9%,加上省补助收入127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615万元,收入总计3242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计完成3242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计完成272761万元,占预算107%,其中:保险费收入69558万元、财政补贴收入79549万元、利息收入1999万元、转移性收入178万元、上级补助及其他收入2219万元、上年结余119258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计完成118766万元,占预算102.4%。收支相抵,年末滚存结余153995万元。
(三)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1.政府债务情况
(1)政府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截至2023年底,我县政府债务余额为 565174万元,其中:一般债务298670万元、专项债务266504万元。全县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省政府核定的限额642861万元以内(一般债务限额 331878万元、专项债务限额310983万元),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2)政府债券发行情况。2023年,我县争取政府债券资金109056万元,其中:再融资债券46787万元、新增政府债券62269万元。主要用于疏港铁路、荆荆高铁、集中供热、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
(3)政府债务偿还情况。通过本级预算安排和争取再融资债券偿还到期政府债务本息87579万元,其中:政府债券本金66839万元、利息20271万元;金融外债本息469万元。
2.预备费安排使用情况
2023年,安排预备费5000万元,实际支出5000万元,主要用于防汛抢险、信访解难、应急保障等支出。
(四)2023年预算执行的主要成效
2023年,全县财政部门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量入为出原则,加强组织收入调度,强化财政资源统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财政保障。
1.持续抓收入控支出,财政保障更加坚实有力
一是多措并举强征管。充分发挥综合治税优势,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税源管控,加大欠税清收力度,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二是全力以赴争资金。精准把握政策资金投向,全年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344289万元、政府债券资金109056万元,保障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资金需求,有力促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是培育产业壮财源。加大总部企业招引力度,2023年成功签约3家总部企业,全年总部经济企业实现税收6500万元。四是厉行节约压支出。把勤俭节约作为预算收支安排的基本原则,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预算等,压减项目经费7739万元,调整用于保障绩效奖、单位正常运转等。五是统筹盘活提效益。全年共收回存量资金10415万元,优先用于“三保”及重点领域支出。
2.持续优环境稳增长,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一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共减免27169家(次)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费58829万元、租金201万元,对符合条件的9家企业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7304万元。二是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开展服务企业“早春行”活动,深入企业宣传惠企政策,发放调查问卷400余份,收集问题建议16条,涉及企业57家(次);开展全县惠企政策培训,为全县100多家企业宣讲各类惠企政策,引导企业了解政策、用好政策。三是加快惠企政策兑现。积极推进“免申即享”工作模式,实现惠企政策精准匹配、直达快享,全年兑现各类惠企政策资金35000万元,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四是落实普惠金融政策。支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25笔19374万元,拨付创业担保贷款贴息739万元;免收195个政府采购项目“两金” 3116万元,依托“政采贷”平台,为15家中小微企业成功申请优惠贷款12847万元。五是支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拨付“再担园区贷”保证金和风险补偿金500万元,推出“再担园区贷”“白名单”推介机制,分5批推荐13家白名单企业融资3650万元。六是促进消费持续回暖。统筹资金300万元,支持政府消费券发放活动,为675户购房者落实购房补贴1409万元,加快促进消费需求释放。
3.持续惠民生办实事,财政支出更加温暖有度
一是支持加大稳就业力度。拨付资金3644万元,用于支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培训,发放1328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岗位补贴等。二是支持落实社保政策。拨付救助资金8742万元,落实社会救助政策提标,及时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残疾人两补;统筹资金1303万元,资助60762名困难人员城乡居民医保及长期护理保险;拨付医疗救助基金1858万元,落实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政策。三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要求,拨付资金926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2718人次;拨付资金7902万元,保障了教育城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四是支持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统筹资金6695万元,保障“乙类甲管”新冠患者救治费用、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等;拨付资金6019万元,用于支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五是支持改善居住条件。统筹资金2901万元,支持26个老旧小区改造和乡镇公租房建设及维修等。六是保障退役军人待遇落实。拨付资金3388万元,用于落实优抚对象、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士兵等相关政策。七是保障衔接资金投入。安排资金5078万元,确保衔接资金本级投入“只增不减”。八是全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跟踪督办2022年4个和美乡村试点村项目建设,成功申报2023年3个和美乡村建设试点村项目,争取资金900万元。
4.持续提绩效促改革,财政管理更加规范有效
一是着力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积极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实现资产管理模块顺利上线,提高预算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二是着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组织开展2022年绩效自评工作,将上级转移支付111个项目18.09亿元纳入部门整体自评范围;在全省率先开展乡镇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强化财政预算绩效结果运用。三是着力深化乡镇财政改革。进一步完善县对镇(区)财政结算方式,调动镇(区)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和增收节支积极性。四是着力夯实国有资产管理。对全县63家单位房屋和车辆等资产提出了处置意见,涉及资产价值2209万元。五是着力强化政府采购监管。启用“合同预警功能”,督促预算单位严格按法定时间公告合同,随机抽取6个项目,从内部监督管理、服务质量等9个方面对集采机构进行考核。2023年,我县获得全国“政府采购先进监管单位”称号。
5.持续防风险强监管,财政运行更加安全有序
一是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多渠道筹措偿债资金,积极落实年度化债计划,全年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息及金融外债85503万元,确保到期政府债务及时偿还。二是强化直达资金监管。全年拨付直达资金129936万元,确保资金惠企利民、落地生效。三是着力提升投资评审质效。加大评审中介考核力度,从评审效率、评审质量、评审纪律等方面对中介机构进行季度考核。全年共完成财政投资评审项目228个,送审金额100954万元,审定金额89922万元,综合审减率10.9%。四是加大库款保障力度。及时掌握库款动态,争取上级调度资金,确保“三保”、重点项目资金需求。五是加大财会监督力度。组织开展内部审计、重点民生资金、政策性“三农”保险专项检查等,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促进财政资金规范管理。
总体看,2023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总体平稳,但当前财政工作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财政运行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加之受外部环境、减税降费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财政增收压力较大;落实绩效奖、兑现惠企政策、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增长,财政收支矛盾愈发突出,预算平衡压力进一步加大;部分单位绩效理念不深、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缺乏绩效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等。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预算草案
(一)财政收支形势
从财政收入看,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地缘政治、贸易摩擦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向财政传导,财政收入增长压力不容忽视。从财政支出看,保障“三保”支出、债券还本付息、惠企政策兑现等支出刚性增长,支出惯性保持较高增幅。总体上看,2024年财政收支平衡难度依然较大。为此,必须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坚持政府过“苦日子”思想、节用裕民,科学合理编制好年度预算,切实保障县委、县政府各项重大决策的部署落实。
(二)2024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落实重大政策保障能力;将勤俭节约作为预算支出安排的基本方针,强化财政资源统筹,集中财力办大事;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应用,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强预算评审和监管,全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沙洋实践新篇章提供财力支撑。
2024年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勤俭节约。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二是坚持保障重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办大事,增强落实重大政策的保障能力。三是坚持预算统筹。加强各类财政资源统筹力度,整合优化财政资金来源渠道,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坚持防范风险。全力兜牢“三保”底线,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增强财政运行风险防控能力。
严格按照上述原则,2024年财政预算安排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
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500万元,同比增长8%。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5620万元,同比下降3.2%(主要是2024年不含一般政府债券安排的支出以及落实过“紧日子”思想,压减一般性项目支出)。
2024年,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500万元, 同比增长11.3%,加上转移性收入506912万元,收入总计585412万元。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2249万元,同比下降2.5%,加上转移性支出44531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15945万元,支出合计472725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112687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5320万元,同比下降35.5%(主要是耕地指标交易收入减少),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64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50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820万元。加上省补助收入4327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2037万元、上年结余9166万元,收入总计9085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5584万元,同比下降48.5%,加上债务还本支出15671万元、调出资金26000万元,支出合计87255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3595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277万元,同比下降29.8%(主要是减少上年结余收入1615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277万元,同比下降29.8%。当年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4年,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92813万元,同比增长7.4%,其中:保险费收入70684万元、财政补贴收入65183万元、利息收入2015万元、转移性收入172万元、委托投资收益及其他收入764万元、上年结余153995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126443万元,同比增加6.5%。收支相抵,年末滚存结余166370万元。
三、2024年财政主要措施和重点工作
各位代表,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攻坚之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面深化财政改革,奋力开创2024年财政工作新局面。
(一)坚持组织收入与争取资金并重,全力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加大税源培育力度。积极落实财政扶持奖励政策,支持招商引资和实体经济发展,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和重点产业链加快发展,努力培植新的税源增长点。二是严格收入征管措施。加强税费共治涉税信息共享,加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税收征管力度,在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基础上,确保应收尽收、及时入库。同时,加强国有土地出让、土地交易指标收入等征收管理,有效弥补一般公共预算财力缺口。三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持续紧盯上级政策资金投向领域,紧紧围绕中央特别国债、专项债券、转移支付等资金,牢牢把握时间节点,积聚力量全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二)坚持统筹资源与保障重点并重,全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一是强化预算统筹衔接。将部门各类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加大一般公共预算与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有机衔接,集中财力优先保障“三保”、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和县委、县政府重大项目支出需求。二是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完善零基预算管理,严格控制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坚持“有保有压、先急后缓”原则安排资金,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三是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盘活部门存量资产,推动长期低效运转、闲置资产调剂使用,深入挖掘保值增值潜力,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四是强化财政金融协同联动。加快推广“再担园区贷”、新型政银担合作,落实财政贴息、“政采贷”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增量、扩面、降本、增效。
(三)坚持保障民生与乡村振兴并重,全力助推城乡统筹发展
一是支持就业优先政策。有效落实稳就业举措和创业扶持财政政策,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二是支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养老金提标、医疗保险补助等政策,兜牢社会救助底线,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生活。三是支持卫生健康体系建设。加大公共卫生事业投入,落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三孩配套政策等,加大乡镇卫生院经费保障力度,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四是支持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持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完善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持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五是支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大本级衔接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和美乡村项目建设,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六是支持房地产业稳健发展。支持实施购房补贴政策,支持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四)坚持防范风险与促进规范并重,全力守住财政安全底线
一是守牢“三保”安全底线。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的优先顺序,确保基本民生、人员工资、部门运转经费及时拨付到位,守住财政保障底线。二是守牢政府债务安全底线。足额安排偿债支出预算,确保到期政府债券本息按时偿还;严格落实隐性债务年度化解任务,筑牢政府债务管理红线底线。三是守牢社保基金安全底线。加大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财政补助力度,确保退休人员工资正常发放。四是守牢财政库款安全底线。强化财政暂付性款项管理,严格控制新增暂付性款项规模;强化库款动态监测分析,科学合理调度财政库款,切实防范财政资金支付风险。五是守牢财经纪律安全底线。严格执行《预算法》等法律法规,规范财政收支管理,强化财会监督。
(五)坚持推进改革与健全机制并重,全力提升财政管理效能
一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快部门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健全项目入库评审机制。二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与改进管理、预算安排有机衔接。三是持续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积极推进各项模块业务逐步纳入,贯通预算管理全流程,着力推动财政管理能力高水平建设。四是常态化推进直达资金管理。加强直达资金动态监管,依法规加快支出进度,确保直达资金安全高效惠企利民。五是依法接受预算审查监督。积极配合做好人大预算联网监督,严格落实人大各项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加大预决算、政府债务等信息公开力度,自觉主动接受各方监督。
各位代表,2024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迎难而上、扎实进取,为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奋力谱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沙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部分 情况说明
关于2024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
沙洋县县级2024年“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拨款安排1104.4万元,同比增长383.9万元,增幅53.3%。其中:因公出国(境)0万元、因公接待255.8万元、公务购置及运行维护848.6万元(其中:公务车购置36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488.6万元)。增长的原因主要是部分执法勤务车辆达到报废年限,公务用车购置费用增加;预计今年公务活动大幅增加,车辆运行费相应增加。
关于2024年转移支付预算情况说明
2024年,预计我县转移支付预算安排收入313709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312839万元,下级上解收入870万元。
2024年,预计我县转移支付预算安排支出44531万元,其中:上解上级支出16290万元,主要用于调整完善财政体制上解、专项上解支出、出口退税专项上解、法院检察院基数上划、税务部门经费划转、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上划基数、其他上解等方面;补助下级支出28241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27291万元,专项转移支付950万元。
关于政府债务的情况说明
2023年,省下达我县政府债务限额为628802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23300万元、专项债务305502万元。截至12月底,我县政府债务余额为565008万元,其中:一般债务298504万元、专项债务266504万元,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2023年,省财政厅转贷我县政府债券资金109056万元,其中:①新增一般债券27169万元,主要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10669万元、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2260万元、交通基础设施7550万元、生态环境整治2090万元、文化馆和博物馆3100万元、体育中心建设1500万元。②新增专项债券35100万元,主要用于新建荆门至荆州铁路项目8000万元、新建汉江沙洋港疏港铁路项目7000万元、沙洋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大楼建设项目7000万元、沙洋县集中供热项目10000万元、沙洋县新港区土地整治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20万元、沙洋新港区及荆河路片区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680万元、城市防洪排涝及西荆河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1600万元。③再融资债券46787万元,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金。
2023年,我县偿还政府债务本息85218万元,其中:到期债券本金66839万元、到期金融外债本金166万元(含汇率变动差额67万元)、到期金融外债利息13万元、到期债券利息18200万元(一般债券利息9359万元、专项债券利息8841万元)。
2024年,我县需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息及手续费53221万元,其中本级预算安排偿还到期政府债券利息及手续费21725万元、本级预算安排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金9840万元、拟通过再融资债券偿还到期债券本金21656万元。
第三部分 附表
附件:沙洋县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