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林长制工作部署要求,推动林长制工作走深走实并取得实效,结合沙洋实际,制定2023年林长制工作要点。
一、健全完善体系机制
1.完善林长制工作体系。推进林长制智慧平台建设,完善履职督查通报制度、巡林问题交办和跟踪督办制度、涉林重点问题挂牌督办和约谈问责制度,落实林长会议、信息公开、部门协作制度,形成权责明确、保障有力、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林业保护发展机制。〔责任单位:各镇(区),县林长制办公室、林长制联系单位和责任单位,以下均需各镇(区)落实,不再逐一列出〕
2.推动各级林长履职。采取下发文件、林长令、工作提醒函、问题交办单、通报等方式,全面压实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林长制成员单位职能责任,制定林长制工作年度目标清单,建立工作台账,强化工作调度,落实林长常态化巡林,着力解决重难点问题。(责任单位:县林长制办公室、县林长制联系单位和责任单位)
3.探索“林长+”协作机制。推深做实“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作用,探索建立“林长+法院院长、林长+警长”机制,加强林业执法衔接,提升林业执法效果。建立“林长+示范基地、林业重点项目、龙头企业”等包联服务机制,提高林业发展动能。探索建立“林长+基层老党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机制,加强林业基层自治。(责任单位: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公安局、县林长制办公室)
二、加强森林资源培育
4.深入推进科学绿化。开展绿美沙洋再提升行动,“带位置”落实绿化空间,全年完成国土绿化面积6750亩。广泛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大力实施农村“四旁”绿化,统筹推进城市、城镇、道路、水系、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巩固提升江汉运河、汉江大堤等生态廊道,着力推进马良废弃矿山及汉江腾退岸线等生态敏感区域生态修复。(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城管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农业农村局)
5.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科学推进退化林、残次林、低产低效林更新改造和森林抚育,完成森林抚育项目面积5000亩。以国有林场为重点开展森林经营试点,扩大森林经营示范面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开展提质增效行动。(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城管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农业农村局)
6.巩固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围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推进城乡绿化融合发展,实施绿化提档升级,打造绿色景观示范线路,科学节俭建好公共绿地,建设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乡村3个,持续推进森林社区、森林单位、森林人家等示范创建。(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城管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
三、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7.加强林地管理。科学编制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严格执行林地定额管理和用途管制,优先保障重大项目、民生工程使用林地需求,严格控制林地转为建设用地。落实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控制森林年采伐量和皆伐面积。常态化做好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联合开展违法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对国家、省交办的问题图斑限时整改销号,确保涉林案件发生数量和违法面积“双下降”。(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8.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网格化管理,及时报告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全面提升应对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能力,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确保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5.02‰以下。重点开展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检疫执法和综合防治,严厉打击违规收购、运输、经营、利用松科植物行为。(责任单位:县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指挥部成员单位)
9.加强森林火灾防控。常态化多形式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抓实抓细日常巡查、火源管控和应急值守,落实包保责任,定期排查整改火灾隐患。利用光伏项目收入,安排一批护林员公益性岗位。持续增加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防火装备配置和维修,扑火队伍培训及演练,提高火情早期处置能力,全年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内。(责任单位: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沙洋分局)
10.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落实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联席会议制度,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常态化开展联合专项行动,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坚决遏制非法猎捕、采集、繁育、出售、收购、运输、利用野生动植物等违法行为。严格管控网络交易、短视频、社交等线上平台和市场、餐馆等线下交易场所,非法贸易和经营利用野生动植物行为。(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11.加强湿地和自然保护地管理。强化湿地和自然保护地生态修复、监测、监管、保护和科学利用,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落地。严守湿地保护红线,加强用途管制,严格落实占用湿地“先补后占、占补平衡”原则,湿地保护率达到省定目标。(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沙洋分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长湖湿地管理局)
四、加强森林资源科学利用
12.壮大花卉苗木产业。深入推进“一枝花”工程,通过校企合作、科技下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方式,加强花卉苗木生产技术培训与销售市场指导。突出抓好香樟、朴树、三角枫、乌桕等乡土树种培育,扩大控根容器苗、造型树等精品苗木种植面积,壮大花灌木、球灌木、色块、水生植物、观赏草、花卉等园林绿化品种生产规模。完成“沙洋香樟”国家地理标志注册,制定香樟标准化生产规程,建设香樟种质资源库,综合提升沙洋香樟市场品牌价值。力争全县林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以上,超过全省平均增长水平。(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科经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3.建设特色产业基地。结合自然资源禀赋与条件,建好花卉苗木、用材林、生态旅游三大林业特色产业基地。以沈集、五里、曾集、高阳等为重点建设乡土树种标准化生产基地,以十里、纪山为重点建设控根容器苗、造型树、色块、水生植物等高端花卉苗木生产基地。以马良、李市等平原湖区为重点发展丹红杨为主的杨树用材林基地。以潘集湖国家湿地公园、曾集雷都樱花部落、五里金台岳飞城等生态旅游基地为重点,打造“一线串珠”生态文化旅游观光带。重点支持雷都樱花部落、碧桂园订单苗木生产基地2个“两山”转化示范基地提档升级。(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局)
14.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以独资、合资等方式,农户以土地、劳动力入股等方式发展林业产业;用好政策扶持壮大本地林业企业,力争将湖北十里楚郡花木城股份有限公司打造成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芹飞苗木专业合作社、伍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申报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招商服务中心)
五、加强宣传和激励
15.加强宣传和汇报。及时挖掘特色亮点,加大向上汇报宣传力度,争取全县林长制工作信息被省市简报采用,工作做法被上级表扬、表彰和肯定,筑牢督查激励基础。(责任单位:县林长制办公室、县林长制联系单位和责任单位)
16.加强考核激励。进一步优化林长制考核细则,将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组织开展上级考核迎检和县级考核;研究制定沙洋县林长制督查激励办法,落实奖励措施,形成真抓实干、奋发有为的良好导向。(责任单位:县林长制办公室、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林长制联系单位和责任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