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区)林长制办公室,县林长制联系单位和责任单位:
为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取得实效,根据省市安排部署,县林长制办公室制定了《沙洋县2022年林长制工作要点》,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沙洋县林长制办公室
2022年7月11日
沙洋县2022年林长制工作要点
2022年是林长制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的关键之年,也是推动林长制高效运行和充分发挥制度效能、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节点,做好今年的林长制工作意义重大。
一、进一步完善林长制工作体系
1.健全林长制责任体系。动态调整和充实三级林长和护林员,压实压细林长制工作职责。开展镇级林长、村级林长和护林员业务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全面建立林长会议、信息公开、部门协作、林长巡林等配套制度,促进规范运行。出台林长制督查考核方案,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责任单位:各镇(区),县林长制办公室、林长制联系单位和责任单位,以下均需各镇(区)落实,不再逐一列出〕
2.完善林长巡林制度体系。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广泛开展林长制宣传,营造党委政府齐抓共管、部门合力推进、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聚焦中央、省、市部署,制定林长制工作年度目标清单,建立工作台账,做到年初有计划、过程有记录、落实有成效。按照县级林长一季一巡林,镇、村级林长一月一巡林的工作要求,推进巡林常态化。坚持问题导向,制定工作计划,一次巡林明确一个主题,一次林长推进会集中解决1-2个重难点问题。(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林长制办公室、林长制联系单位和责任单位)
3.探索“林长+”协作体系。充分发挥“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作用,全面落实“林长+护林员”制度,大胆探索“林长+示范基地”“林长+林业重点项目”“林长+多员”(林业技术员、警员、基层党员等)等“林长+”做法,拓宽林长制服务路径。(责任单位:县人民检察院、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二、从严开展森林资源生态保护
1.严格管控林地林木资源。严格执行林地定额管理和用途管制,从严控制林地、湿地转为建设用地。规范林木采伐限额管理,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和皆伐面积。科学编制和落实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对国家、省交办的问题图斑限时整改、销号“清零”,联合开展打击涉林违法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常态化管理机制,确保林地保有量不减少,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持续增长。(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湖泊局、县城管局、市汉江堤防管理处)
2.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网格化管理,加强监测预报和常发性林业病虫害防治,重点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和综合防治,及时处置枯死、濒死松科植物,强化检疫执法,全年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5.43‰以下。(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城管局)
3.严防森林火灾。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建立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及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日常巡查、火源管控,推广应用“防火码”。持续增加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防火装备配置和维修,扑火队伍培训及演练,提高火情早期处置能力。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改、野外违法用火整治、城乡公益性集中公墓建设。全年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内。(责任单位: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沙洋分局)
4.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持续开展“爱鸟周”“湿地日”宣传。加强古树名木和乡土大树保护,将国家三级古树管护补助资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开展古树保护性抢救和复壮工作。强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开展“清风行动”等联防联控,依法打击非法采挖、猎捕、运输、交易、食用野生动植物行为。(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5.加强湿地和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推进潘集湖国家湿地公园、长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扩大湿地有效保护面积,全县湿地保护率达到省定目标。开展“绿盾”专项行动和自然保护地规划编制、勘界立标、信息化建设。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地项目争取、建设和监管,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好转。(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沙洋分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长湖湿地管理局)
三、加强森林资源生态修复
1.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带位置”落实绿化空间,全年国土绿化面积1.1万亩。精心组织义务植树,动员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植树造林。加大乡村“四旁”植树力度,见缝插绿、拆违建绿、留白增绿,应绿尽绿。统筹推进城市、城镇、道路、水系、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巩固提升江汉运河、汉江大堤等生态廊道,着力推进马良废弃矿山及汉江腾退岸线等生态敏感区域生态修复。(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城管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农业农村局)
2.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树立目标树培育与可持续经营理念,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开展国有林场森林经营试点建设,逐步扩大森林经营示范面积。采取除草、浇水、扶正、培土、补植等措施,加强新造林管护,确保成活成林。采取生长伐、疏伐、割灌除草等措施,开展中幼林抚育,促进林木生长。科学处置退化林、残次林,有序开展低产低效林改造更新,精准提升森林质量。(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城管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农业农村局)
3.加强森林示范建设。深入推进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力争首创首成。开展绿化提档升级,打造绿色景观示范线路,建设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乡村4个,持续推进森林社区、森林单位、森林人家等示范创建。稳步推进“一镇一公园、一村一游园”建设,科学节俭建好公共绿地。(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
四、大力发展林业生态产业
1.壮大花卉苗木产业。以“亩产论英雄”为导向,以“一枝花”工程为抓手,走规模化、乡土化、标准化、品牌化花卉苗木发展之路,通过校企合作、科技下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方式,加强花卉苗木生产技术培训与销售市场指导。突出抓好香樟、朴树、三角枫、乌桕等乡土树种培育,扩大控根容器苗、造型树等精品苗木种植面积,壮大花灌木、球灌木、色块、水生植物、观赏草、花卉等园林绿化品种生产规模。完成“沙洋香樟”国家地理标志注册,制定香樟标准化生产规程,建设香樟种质资源库,综合提升沙洋香樟市场品牌价值。力争全县林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0%,超过全省平均增长水平。(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科经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建设特色产业基地。以省级“两山”示范县建设为契机,结合自然资源禀赋与条件,建好花卉苗木、用材林、生态旅游三大林业特色产业基地。以沈集、五里、曾集、高阳等为重点建设乡土树种标准化生产基地,以十里、纪山为重点建设控根容器苗、造型树、色块、水生植物等高端花卉苗木生产基地。以马良、李市等平原湖区为重点发展以丹红杨为主的杨树用材林基地。以潘集湖国家湿地公园、曾集雷都樱花部落、孙店猛虎山、五里金台岳飞城、纪山水云山等生态旅游基地为重点,打造“一线串珠”生态文化旅游观光带。重点支持雷都樱花部落、碧桂园订单苗木生产基地2个“两山”转化示范基地提档升级。(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局)
3.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市场经营体系,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市场活力。大力招商引入龙头企业,扶持壮大本地林业企业,力争将湖北十里楚郡花木城股份有限公司打造成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芹飞苗木专业合作社、伍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申报省级林业龙头企业。鼓励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以独资、合资等方式,农户以土地、劳动力入股等方式发展林业产业;加强金融机构协调,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和林农联保贷款等业务,探索免抵押、弱担保的信贷产品,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招商服务中心、中国人民银行沙洋支行、沙洋银保监办事处)
五、注重林长制考核和结果运用
1.加强检查督导。将林长制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督办内容,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及时进行工作提醒,实行跟踪督办,确保问题不整改不放过。建立检查督导和问题整改清单,明确问题整改时限和要求,确保督导实效。(责任单位:县林长制办公室、林长制联系单位和责任单位)
2.强化结果运用。林长制工作考核纳入各镇(区)党政领导班子、县林长制工作联系单位政绩目标年度考核内容,采取平时督导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考评,对考评排名靠前的镇(区)进行奖励;对考评不合格的,采取警示提醒、通报批评、提请问责等方式追责问责。(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林长制办公室、林长制联系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