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91号提案的回复

发布日期:2021-05-25 08:59信息来源:沙洋县卫生健康局


B


李昌雄、刘文杨、何平、文茂林委员:

您们在县政协五届委员会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强化宣传导向,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加强医务人员分级诊疗制度培训,确保医务人员熟练掌握相关政策和知识。充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宣传实施分级诊疗制度重要意义和工作进展情况,提高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分级诊疗的信任度,促进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科学就医理念。发挥基层医疗机构主阵地作用,在门诊部、住院部等显著位置,通过宣传海报、LED滚动字幕等方式宣传分级诊疗政策,引导患者按分级诊疗政策进行就诊。2020年12月全县共组织培训医务人员2400余人,制作287个宣传专栏,覆盖全县所有村(社区),入户发放分级诊疗政策宣传折页20余万份。

二、加快补齐基层卫生机构“软件”短板

分级诊疗制度落实重在强基层,强基层关键在于留住基层的医学人才。为此,县卫健局加大了医院全科医生培养力度,鼓励、支持医学院校毕业学生优先到基层工作,提供优厚的薪资待遇。同时,定期邀请上级医院专家到我县举行业务知识讲座培训,组织各医疗卫生机构将优秀人才选派至上级医院学习,利用“互联网+远程医疗”,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模式,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全县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采取定向培养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县聘镇用”方式不断充实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力量。截止到2020年底我县已完成146名全科医生和108名大学生村医培养计划任务。

三、强化医共体医疗资源共享

实行资源互联共享、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制度,从制度上约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引导广大患者首诊在基层,有效促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参与组建的医共体,每周定期选派专家坐诊,做到小病在基层,大病不出县。医共体内实行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结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担政策,统一管理,并严格实行差异化报销。县医共体搭建远程综合服务平台,构建远程音视频会诊中心、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远程心电诊断中心、远程病理诊断中心、县域临床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2021年1月至4月下派专家共接诊1864人次,查房2220人次,会诊1546人次,手术36台次,业务培训15次,全县已开展远程平板静态心电会诊1285例,动态心电诊断会诊49例,远程影像预约诊断3464人次。让患者在乡镇卫生院就可以享受县级医院服务,为我县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起到有力保障。

四、强化分级诊疗约束激励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

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意见(试行)》(荆政办文〔2020〕10号)和《进一步完善荆门市分级诊疗市外转诊的通知》文件精神,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患者在上级医疗机构救治后病情稳定,只需接受后续治疗、疾病监测、康复指导和护理等服务的,要及时转至下级医疗机构接续治疗。建立健全分级诊疗考核评价机制,完善指标体系,定期监测考评,考评结果与医疗机构医保资金结算挂钩。建立日常监管处置机制,对未严格落实转诊规定、擅自违规转诊患者的,该医疗机构结算医保资金时,相应扣减该患者在上级医疗机构发生的医保统筹支付资金;对未充分履行告知 义务,因转诊程序、知情同意、政策宣传等落实不到位,导致患者医保报销损失的,该患者医保应报销但未报销的费用由该医疗机构承担。2021年1-4月,全县共接收县内上转358人次,县外上转229人次,县内下转22人次,县外下转 6人次。

五、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结合当前重点问题专项整治,打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专项整治行动在各医疗机构不断加强行风、医德医风教育;医共体每季度定期开展医疗质量专项检查,重点对医疗文书书写,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十八项核心制度,院感控制,手术操作规范等方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沙洋县卫生健康局

2021年5月25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