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拾回桥镇以蔬菜产业为依托,不断促进蔬菜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引领地方农业提质升级,构建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桥河村位于拾回桥集镇东南,由于其适合种植蔬菜独特的土质和地理位置,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的村民们就开始种植各种蔬菜品种,各类优质蔬菜更是远销全国各地,如今桥河村已是拾回桥镇蔬菜种植第一村。目前,沙洋县桥河村楚原蔬菜合作社有3000亩,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吸收外来务工人员务工就业。
蔬菜产业的发展为当地菜农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同一样的一亩地效益比种植水稻高出数倍。年底的这段时间是芹菜集中上市的时间,今年已经81岁的老菜农李兴盛,每天都会从自家的2亩大棚里采收新鲜蔬菜,售卖给前来收购的菜贩。他说,加上3亩的水田收入,一年可收入4万多元。
蔬菜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本地村民的增收,也吸引了更多的青壮年回乡发展蔬菜产业。原本在外经商的吴继富六年前回到桥河村,流转了七八十亩地专心种植蔬菜,如今,他的年收入达到四五十万元。
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进行有序的引导。为此,桥河村通过成立沙洋县桥河村楚原蔬菜合作社,吸收种植户入社 ,将生产、收购、加工、销售过程逐步规范化。通过合作社引导,种植户抱团发展,获取规模效益,提升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进一步促进了种植户收入的增加。
“十三五”期间,桥河村进一步提升科学种植水平,改善种植条件,优化种植品种,有效的促进了蔬菜产业节本增效,高质量发展。在桥河村的带动下,周边6个村(社区)也开始逐年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形成以桥河村为中心的蔬菜产业片区,全镇蔬菜总产量达到8万吨,销售收入过2亿元。围绕蔬菜种植优势,拾回桥镇加大对蔬菜产业的扶持力度,着力打造蔬菜特色小镇,全镇蔬菜产业新格局正逐步形成,目前全镇蔬菜面积已经过万亩。